荧屏选秀节目“返璞归真”方有人气

时间:2010-08-09 00:00:0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曾经风光一时的偶像型选秀节目,今夏势头似乎锐减:无论是湖南卫视的正版 “快男”,还是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版“超女”,都没有带来预期中的人气效果。
 
    正当许多人开始怀疑选秀节目生命周期遭遇“七年之痒”时,近期登场的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却一扫笼罩在选秀节目头上的收视率 “阴霾”,其节节攀升的高收视率让许多人重新审视选秀节目的生命力所在。
 
    一次“舶来品”的收视胜利
 
    “《中国达人秀》要火了。 ”7月25日,《中国达人秀》首秀亮相荧屏后,一些观众在网上这样留言。第一期节目以平均8.0的收视率成为上海地区收视冠军,在全国26城市同时段收视率达到1.37,排名第二。差不多在同时期,湖南卫视《快乐男声》10进8直播全国收视率为0.83,青海卫视《花儿朵朵》全国总决赛10进8的比赛收视率仅0.09,两者收视相加均不及《中国达人秀》首期节目。如果说第一期的高收视率可能是“偶然”的话,到了8月1日的第二期节目播出后,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全国收视率达到2.1%,已经是首期节目的1.5倍。毫无疑问,节目真火了。
 
    值得一提的是,和以往任何一个多多少少经过“本土化”改造的选秀节目相比,《中国达人秀》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不仅节目版权购自英国选秀节目《英国达人》,且节目录制全程由《英国达人》团队负责“监督”。后者正是全球最知名的选秀节目的打造者。在《中国达人秀》之前,和《英国达人》“一母同胞”的《美国达人》、《澳洲达人》等达人秀节目已风靡全球40多个国家。如今,这股“达人”风刮到了中国荧屏。
 
    一次“拿来主义”的高仿真
 
    可以说,这是一次“舶来”程度极高的节目模式。无论是舞台还是赛制,《中国达人秀》坚持和《英国达人》的做法一致。此外,三个评委如无必要都将“从一而终”,比赛场地定在了高级别的音乐厅,录制现场有超过20个机位拍摄方方面面的细节。节目模式和《英国达人》的相似度达到90%。
 
    东方卫视宣传负责人陆伟透露:“投入大大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内选秀节目传统的‘抄近路’做法统统失效。以评委为例,选秀节目的评委多以知名艺人为主,这些艺人都有拍片、发唱片等事务缠身,所以就出现了选秀节目往往有许多评委 ‘后备’并能随时替上的现状。但不时变动的评委,对选手的情感不同,并不利于比赛的公正性。再以机位为例,20个机位录制一集节目产生的素材带近150盘,是一般选秀节目的10倍之多,捕捉到的现场细节自然也呈几何级递增。 ”
 
    也因此,两期节目之后,许多观众对这档节目不吝赞美之声。而评委之一的高晓松也在微博上表示:“《中国达人秀》剪得不错,毕竟是买了版权攻略的正版节目。 ”
 
    一次“本土化”的再思考
 
    但显然,这并非简单的 “拿来主义”。业内人士表示,《英国达人》有点“一根筋”的制作模式已被许多国家的荧屏证明是成功的。但模式只是模式,达人秀之所以风靡各国,是因为达人秀舞台上的选手打动了各国的观众。就好比从《英国达人》那里买了一台画面质量不错的电视机,但这台电视机能否吸引人,最终取决于它究竟能播放什么样的“本土化”内容,而这一点需要本土的电视人来完成。
 
    正如一位观众所言:“这档节目为国内各行各业的普通达人提供了表演舞台。节目中有民工街舞团,有家庭妇女变脸秀,还有250斤的小胖挑战玛莉娅·凯莉的高音。很赞。 ”首期节目中,袖珍女孩朱洁和男友一起亮相时,上海地区收视率一度达到更高的9.9,这也意味着本土观众并没有失去对普通人通过舞台展现自我的选秀节目的关注。专家指出,选秀节目的生命力一直都在,让观众倦怠的只是选秀节目的样式,而不是选秀节目本身。
 
    纵观今夏 《快乐男声》《花儿朵朵》等选秀节目的收视失利,可能症结也正在于此。近几年国内的选秀节目,通常致力于把普通人打造成偶像明星。选手的真实面目越来越模糊,选秀节目也渐渐失去本真。 《中国达人秀》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选秀节目的这种返璞归真。而这一点与“舶来品”或“本土化”都无关,只关乎选秀节目的自身力量。
 
     期待我们的“苏珊大妈
 
    苏珊·波伊儿拿到 《英国达人》亚军的那一刻,47岁的她无论衣着、发型或是神态,都说明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普通人。唯一不普通的是,她用歌声在这个舞台上征服了评委和观众。
 
    这应该就是选秀节目的最动人之处。但是,千万别指望类似的中国版苏珊大妈会出现在“超女”的决赛舞台上,更别指望她拿走三甲之一。即便她的歌声再动听,最多也不过是一个用来引起节目话题的炮灰。
 
    没办法,当选秀节目变成商业造星机制的其中一环,也就和真正的草根梦想渐行渐远。与其说选秀舞台是展示自我的舞台,不如说是打造商业明星的预热。造星利益的推动下,原本是普通人的选手在舞台上被华服过度包装,在舞台下又靠各种炒作甚至不惜以负面新闻求得快速成名。
 
    那样打造出的青春偶像可能也是需要的,因为娱乐产业链上需要更多的“星星”。只是,标榜为草根选秀的舞台,不应仅属于青春年少和高大俊美,否则只是一个太过狭窄的舞台,舞台上选出来的平民偶像,也是一个狭隘的偶像概念。
 
    好在,《中国达人秀》的秀台显然要比以往来得更宽一些。就凭这一点,也让我们有了充分理由期待这个舞台上出现我们自己的“苏珊大妈”。